1992年,张江高科技园区刚刚成立,彼时张江的夜晚还一片漆黑,只有零星的厂房灯火通明。转眼,二十多年后的一个春季,刚刚辞去中芯国际芯片研发总监的冯歆鹏来到张江,成为了创业大军中的一员。当时的张江人人都说,“这是个造梦的地方。”
今年是浦东开发开放三十周年,冯歆鹏与肇观的命运也随着浦东的巨变不断地被改写。2016年,冯歆鹏与志同道合的好友创立了肇观电子科技有限公司,自主研发设计人工智能计算机视觉芯片。“肇是开始的意思,肇观这个名字意味着‘开启视觉’,”冯歆鹏用公司的名字诉说着自己在创新创业路上的雄心壮志。
看到冯歆鹏本人,很多人会好奇:为什么成功融资几亿后,冯歆鹏仍然穿着200多元的T恤,办公摆件还是极其简单?他的一句“好钢用在刀刃上”,或许可以很好地解答所有疑问。他坦言并每天告诫自己,每花一分钱都要小心谨慎,要用最少的投入获得最大的产出。带着这样的专业态度,肇观电子创造了一个业界奇迹——目前,肇观已研发出5款高质量的芯片,每款芯片上都印着“NEXTVPU”,蕴意是Next Vision Processing Unit,即未来的视觉处理器。其中肇观电子所研发的3款N系列芯片专注于安防领域,可应用于家用安防、人脸人形检测、交通工具检测等,通过有效捕捉信息作出智能判断;1款D系列芯片可让各种体型的机器人从事焊接、搬运等精细服务;还有1款V系列芯片运用于车载领域,可让驾驶变得更安全。
但在这场创业浪潮的背后却并不是那么一帆风顺。对于初次创业的冯歆鹏来说,他在四年间已“历经千帆”:“创业中最重要的是勇气、信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要思考清楚很多问题——商业模式、资金、市场,这些难题都需要一一去解决。”理想状态下,一款人工智能产品应当形成这样一个闭环:新技术→转化为产品→转化为服务→到达用户/消费者→技术改进升级。但创业初期的人工智能的上下游产业并不成熟,市面上的公司都没有走完这个闭环。因此,肇观电子的一款产品诞生后,只有将业务延伸到产品的上下游,才能达到用户和消费者的预期,这让肇观电子付出了远大于预计的工作量。
人工智能落地也是一项挑战:一方面在于整个产业链亟待在性能、成本、功耗等方面综合性能优异的核心芯片;另一方面则在于算法部署实施、具体应用过程中,所需知识技能过于专业而导致的综合成本高昂。
而肇观推出的其“拳头产品”N1系列计算机视觉芯片,刷新了端侧AI芯片性能记录。N1系列芯片不同于市场上常见的计算机视觉芯片,并非AI协处理器,而是一款高度集成的主芯片。这意味着N1系列芯片除了具备信号采集功能、信号处理功能等计算机视觉芯片的“老本行”外,还能支持更多功能。
值得一提的是,在发布芯片的同时,肇观电子推出“InferStudio”开发平台,以帮助客户最快的完成项目评估及开发。InferStudio将为客户提供“一键式”开发体验,满足客户在算法评估、算法porting、优化升级等方面高速迭代的需求。目前在合作伙伴项目中测试使用中得到普遍认可和好评。
冯歆鹏认为,AI芯片是否适合使用,名义算力并不是衡量智能视觉处理器的最重要的标准,芯片利用率才是优化指标,这体现在运算图片的时候是否又“快”又“准”。比如在智能安防领域,建设城市视频监控系统是实现城市安全和稳定的重要基础,更是“智慧城市”的重要载体。研发的新一代芯片能够让摄像头“看得清”“看得懂”,极大提高识别效率;在辅助驾驶领域,车舱内置摄像头可以监测司机是否在驾驶过程中出现说话、打电话、打瞌睡等情况,不仅能提醒司机,也可以直接联动到公安机关,提示交通事故风险。“快”是考核计算机视觉AI芯片性能的关键指标。
每个应用和系统厂商都在寻找在性能、功耗、成本等方面综合因素下合用的AI芯片。评估AI芯片是否适合使用往往从每元钱能获得的性能、每度电能获得的性能、部署实施的成本、元器件是否稳定可靠等几个方面来衡量。
一颗芯片投片的成本是巨大的,芯片设计好了以后投片生产需要不断的做仿真验证模型。仿真验证模型的预测误差取决于有没有能够准确预测结果的数学模型。在最初的技术战略选择上,肇观电子决定直接切入解决“利用率”这个AI芯片的核心痛点,得益于在数学基础理论方面的高投入,肇观在智能视觉芯片研发方面有了强有力的系统仿真模型。
有了仿真验证模型,在第一代芯片设计中,模型所预言的芯片利用率是85%,但最初的设计方案仿真结果只有75%左右。当时市面上所能见到的类似芯片实际利用率也差不多是这么多。肇观团队连续奋战5个月,将利用率从75%一步步提高到83%左右……最终分析结果是,还有2%左右的差距是由于模型没有考虑电路板设计的一些问题。
据悉,肇观自主研发的人工智能视觉芯片在保证8位整型的精度下,每秒最快能计算181帧(张)图片/视频,并且将人工智能(AI)算法从训练部署到实际应用的过程中,依然不损失算法的精度,又“快”又“准”的性能可媲美英特尔(Intel) 旗舰产品Myriad X人工智能计算机视觉芯片。“在这个新兴的领域,大公司和小公司其实是在同一起跑线上。”冯歆鹏说,与大型公司相比,小公司更加灵活,决策链条更短,对于市场需求反应更快,试错成本也更低。“我们希望能在自己的领域中,时不时给市场带来惊喜。”
冯歆鹏认为,公司的核心价值是创业之本。人工智能产品落地的最终目的是服务于用户。疫情期间,肇观电子接到万台消毒机器人核心元器件的订单。这个“乘风破浪”的创业者,不仅没有被浪头打翻,反而稳稳地站在了潮头。而在人工智能发展的道路上,肇观电子所做的远不止这些。作为一家人工智能计算机视觉芯片科技公司,肇观电子将自己的主业铺到了助残道路上,自主研发的天使眼智能眼镜利用双目摄像头模拟人眼捕捉视觉信号,利用OCR文字识别技术,将印刷文字信息转换成语音,传递给佩戴者,帮助盲人“听”到文字。在今年,肇观电子为上海市盲童学校捐赠20台天使眼智能阅读器,希望孩子们在人工智能技术的帮助下能够遨游文字的世界,通过书籍看到诗和远方。
在冯歆鹏眼中,中国正处于最好时代,创新必定会伴随失败的可能,然而更加宽容“失败”的中国,未来会诞生更多创新和成功。“科学技术应该造福全人类”,肇观电子将在这条路上越走越远,砥砺前行。
文字丨王筱骄
美编丨麦兜哥
投稿邮箱丨pdst806@126.com